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济宁商页传媒 > > 济宁商页传媒商页传媒济宁地名的前世今生

济宁商页传媒商页传媒济宁地名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

济宁商务网济宁金融网济宁商页营销策划公司

2013-08-24

  地名是一个地方在一定的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反映,济宁城区林林总总的地名,蕴含着济宁历史悠久的印记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考查这些地名的历史沿革和由来含义,可以窥见济宁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灿烂和城市发展变迁,可以触摸到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唤起人们对我们家园的挚爱。
龙行胡同,乾隆“踏出”的通都大道
    在济宁原越河商场对过路南有个坝口街,街南首有一东西走向的胡同,这就是龙行胡同。现在这里改称龙行路,也就是九巨龙大市场那条路。
    这条小小的胡同,它长不足一里,宽不盈十尺,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气派雅致的名称呢?据传说,清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巡幸归京,沿大运河来到济宁,但见华丽的皇家船队首尾相接,浩浩荡荡,两岸众多挽船人和护送的骑兵与船队齐头并进,行列有序,远远望去,马蹄杂踏,旌旗蔽空,笙管横笛,一片喧嚷。坐在龙舟内的乾隆与皇后嫔妃们一边饮酒取乐,一边凭窗欣赏济宁城的水乡风光。当浩浩荡荡的龙船行到坝口附近,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古运河波浪翻滚,河水咆哮,豪华的船队若一条巨龙随着波浪上下翻腾跳跃,左右摇摆,眼看龙船有淹没的危险。乾隆帝感到诧异,急忙走出龙船四下观看,这时却见一个老者面如满月,龙眉凤目,顶戴玉冠身着员外服从岸边急慌慌走下水来,舍身用肩臂护扛着船头。眨眼功夫,咆哮的运河风平浪减,那老者向乾隆帝笑眯眯地颔首致意,并无声言,遂出水上岸,沿坝口街南行,拐进一个胡同便悠然不见了。乾隆帝更觉得蹊跷,便带领随从下船登岸急忙追赶,当追至胡同西首的土地庙时,那老者又神秘地消失了,乾隆即命人在庙中寻找,找了半天,却没有老者的踪影,乾隆帝很纳闷,在庙内反复踱步寻思,不解疑团,便向庙中的土地神拜了一拜,正起驾欲行,却看见“土地神”身上湿漉漉的,乾隆忽然明白了,刚才的救驾原是土地神所为,一时龙颜大喜,为报答土地神救驾之恩,遂旨封土地神为“都土地”,并令地方官为土地神重塑金身,着蟒袍玉带,土地神的“显灵”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来土地庙祈祷求拜者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又兼每月的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的土地庙会,使土地庙内终日香火不断,热闹非凡。
    如今这座土地庙1953年拆除的,土地神也渺无踪影,但这条皇帝所经过的胡同却得了“龙行胡同”的美称,一直沿用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条胡同展宽成大路,其实这条路西边还有两个名称:秀土庙街、古路沟街,但既然成为大路,地名办遂将三个名称整合,统一一个名称,命名为龙行路。2007年,地名办将越河最东端桥梁命名为迎龙桥,坝口那里命名为坝口迎龙街,加上皇棚湾桥、接驾桥使之形成了一个地名龙文化系列,增强了济宁的文化厚重感。
    2008年,龙行路的起止点再一次延伸济安桥路,多年的断头路,终于成为城区的通都大道。
古槐路,文化汇聚的景观大道
    “古槐路”这条南北走向的城区主干道。说起来可有些文化含金量,这条路上,远古有“渔山”,应该是一个文化遗址,济宁的先民曾在这里生活过,后有“五虎庄”,据说这个庄的五条街都雕刻石虎,故名“五虎庄”。1150年,滔滔黄河水淹没了在巨野县的济州。大水漂济州,济州移任城,这条路成了“济州”的所在地,这“济州”的到来,使咱们这座任城慢慢演变为济宁府、济宁州、济宁直隶州、济宁县、济宁市。在清代南起“大槐树”北止“潘家大楼”这条路有三个名称,依次为“南门大街”、“红牌坊街”、“北门大街”。这三个名称,延续几百年,见证了济宁城的发展变化,至1980年展宽扩建成为连接济宁南北的主要道路。因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阳古槐”位于此路,1982年将“南门大街”、“红牌坊街”、“北门大街”统一整合更名为“古槐路”。
    古槐路的那棵老槐雅号 “山阳古槐”,因其所处古槐路,是济宁城的至高点,历史上有 “水漫全城,此处独安”之说,济宁人乃巧作奇思,取“渔翁失舟至此叹,山阳樵夫窃作欢”立意,命名此地为 “渔山”。古槐位于渔山之南,山南为阳,故名 “山阳古槐”。相传唐开国名将尉迟敬德来任城走访他的好友唐高祖的侄子道宗,曾于大槐树下驻足留连,从而留下了 “敬德勒马看古槐”的千古佳话。山阳古槐确切的历史年代已无史籍可考,但济宁人俗称其 “千年古槐”,也可说年代久远,至少是唐朝之前的古物。民国初年,旅居济宁的北平学者王益芝见这棵老槐苍老遒劲,蓊郁青葱,曾于此书篆体石刻 “山阳古槐”,嵌在其树的围墙上,今古槐木质部已朽蚀中空,仅有苍老的树皮,前几年沉睡多年的古槐树皮喜发新枝,可惜1992年的夏天,一场电闪雷鸣的暴风雨,折断了古槐萌发的新枝,现老槐根部萌发的第二代子槐,生机勃勃,苍翠成荫,与古槐的老树皮一起,形成了一幅 “古槐抱子”的景观风情画。又可惜的是2008年遭遇一次小火患,好在没有大碍。
    让我们看看古槐路历史符号吧:南起由大槐树作引领,紧接着就是济宁一中西校,这里曾经是清代运河总督衙门,这是我们济宁之所以称为“运河之都”的根源所在。然后又是宋代铁塔、钟楼和大殿,再往北东门大街、院门口交叉的地方,这里原来是红牌坊街,清代这里出过两个状元,一个孙如瑾,一个孙毓溎(就是玉堂孙家的),他们一个路东,一个路西,相距不到300米。这多少有些偶然的巧合。再往北就是黛瓦粉墙、雕梁画栋的潘家大楼。二十年代,这幢神秘幽深的大宅院里,曾发生了一起石破天惊的血腥新闻。大楼的主人潘子和,每日忙于征战杀阀,交际应酬,冷落了他那高楼深院的八房姨太太们。衣食无忧的姨太太们,正值青春年少,于是便有了耐不住寂寞的姨太太 “红杏出墙”,与终日护卫他们的马弁 (护兵)眉来眼去,打情骂俏,渐渐地撞出了爱的火花,以致做出了龌龊之事。潘子和乃一介武夫,家中发生这种事,太丢人了,盛怒之下将其八个姨太太一夜之间全部活埋在后花园里。这就是济宁百姓至今传说的 “潘子和杀家”。
    古槐路可以说蕴含着远古的沧桑,晕染了唐朝的辉煌,记录了宋代的兴衰,见证了明清的繁荣,储存了民国的记忆,成为一条不同时代记忆的文化轴线。
    历史在前进,济宁城过去以几百年一个变化,逐渐发展为十年一变化,现在发展为一年一变化,上世纪90年代,古槐路再一次北延至金宇路,2008年,古槐路壮美的身躯延伸到北外环,成为一条文化集聚的景观大道。
崇文大道,绵延圣脉的高速公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济宁城规划重点向东翼扩展,济宁的东方明珠——济宁高新区卓然崛起。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建设起步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中区、任城区及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建设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全,控制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区人口达5万人的新城区。区域内一批路网逐渐形成,地名办审时度势,对形成的道路逐一调查勘察,确定了这些道路名称的命名原则。于是一个地名群在济宁东方掀起了红盖头:嘉达路、诗仙路、群英路、广安路、凯旋路、景云路、黄王路、苏南路、同济路、康泰路、瑞园路、海川路、荣昌路、志学路、德源路、育英路、黄金路、开源路、远兴路、山博路、智能路、接贾路、鸿广路。
    这些道路的命名注重保持新城区与老城区道路命名风格的一致性。如与太白路相连接的路段命名为诗仙路。同时,注重突出本地特点,反映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体现每条路段的环境特色,做到名地相符。反映城镇建设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发展意图,与城镇建设规划的各类实体的分布、结构、景观相吻合。如该路沿线规划有学校,命名志学路、育英路等。
    2003年市委市府计划建设济宁曲阜快速干道,为体现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的规划蓝图。地名办将济宁至曲阜的快速干道命名为崇文大道,这一名称既有儒家文化内涵,也与孔子故里曲阜相呼应,体现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定位。崇文大道西起府凯赛大桥、东至中华文化标志城,崇文大道的贯通,将济宁曲阜连接起来,两地30分钟即可到达。它如同一道蜿蜒的圣脉桥梁,将济宁的运河文化和儒家文化拉近了距离,为6大板块城市济宁曲阜兖州邹城嘉祥构筑了骨架,加之都市公交的开通,使崇文大道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黄金公路。
    崇文大道的命名,为沿路的企业和学校带来了灵感和派生命名带来方便,凌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开发的我市城区最大的居民区小屯区域,原名金屯小区,小区设计定位是:适宜人居,拥抱自然,文化构筑,智能物业。这种靓丽的人居工程自然需要一个好的名称,后来公司报市地名办登记为崇文名都,现在济宁市技术学院高新区校区也命名为崇文校区,这些名称体现了济宁的历史地理文化特征,正是:崇文大道圣脉连,崇文名都是家园,文化名市开新花,和谐社会人心甜。
    2006年市委市府提出了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 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济宁城 “东拓西跨南连北延”城市发展布局,现在又提出了 “学苏北精神,促济宁跨越”,建区域中心城市,市委市府这一宏伟目标,拉动了济宁城建设的新一轮高潮。为了凸现运河之都济宁的水乡特色,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最近,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拟定了 《济宁市城区桥梁名称、新建和延长道路名称命名方案》,对城市规划区的所有桥梁、新建和延长道路的名称进行整体梳理和规范。命名的每一个专名力求地理依据、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的有机统一,合理利用本土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营造济宁区域特色的地名文化。让地名这个无形的、软件设施将济宁装扮得更加美好。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企业文化更多
客服中心
12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